北京市近年來積極推進節水標準規范建設工作,自2020年起實施“百項節水標準規范提升工程”,以標準化體系建設助力落實節水優先方針。截至目前,北京發布了包括用水定額、節水評價在內的近百項節水標準規范,基本形成了節水標準體系。
近百項節水標準落地見效
用水定額是節水標準規范之一,指提供單位產品、過程或服務所需要的標準取水量。“定額是衡量一個行業節水水平的‘標尺’,不僅從源頭上限制了行業無節制用水,而且能引導各行各業提升用水效率。”北京市節水用水管理事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。
走進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,一條條液晶面板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。“液晶面板的多道生產流程都需要用水來沖洗,耗水量大,而且對水的品質要求也很高。”公司動力技術部負責人鄭燕杰說。目前,企業生產用水全部使用高品質再生水,在工業循環用水上也下足了功夫。“我們把后一道工序清洗后的廢水收集起來,再用來沖洗前一道工序,‘一滴水用好幾次’。”鄭燕杰說。
除了用水定額,北京節水標準體系還覆蓋了節水評價、產品水效、海綿城市等多個領域。以節水評價為例,北京制定或修訂機關、公園、公共建筑以及街道、鄉鎮、社區等共18項節水評價規范,更有針對性地指導用水戶開展節水工作。
在北京市東三環西側的國貿中心,位于地下的3座中水處理站忙碌運轉,來自寫字樓、商場的生活和餐飲廢水經過多道工序處理后,變身汩汩清流。近年來,像國貿中心這樣的公共建筑用水大戶持續加大節水技術改造的力度。“經過幾輪升級改造,目前中水處理站全部采用國際上先進的MBR(膜生物反應器)等污水處理技術,保證出水品質穩定可靠。”相關負責人何珊介紹,有了先進工藝的助力,廢水沒有浪費,還成為沖廁、綠化及空調冷卻塔補水的水源,年均節水超30萬噸。
“標準的生命力在于執行。”北京市節水辦負責人張欣欣介紹,4年多來,北京持續推動91項節水標準落地見效,讓節水標準在節水實踐中發揮規范引領作用。
節水標準化再上新臺階
節水工作管理如何更科學化、精細化?標準化是必由之路。
日前,北京市節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,這是全國首個省級節水領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。“在‘百項節水標準規范提升工程’的基礎上,新成立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持續推動標準的實施、應用、跟蹤、反饋以及更新等全鏈條管理。”北京市節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、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胡洪營表示,節水標準既是節水政策的關鍵支撐,也是節水管理的主要抓手和節水技術的重要載體,在增強行業節水意識、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。
標準的反饋評估是提升標準實用性的關鍵一環。胡洪營介紹,技術委員會將加快完善節水標準實施的反饋評估機制,通過現場調研等及時獲取用水戶的反饋意見,同時緊盯節水技術發展趨勢和水資源管理工作要求,定期組織開展標準評估工作,適時修訂或廢止不適用的節水標準。
“近期我們準備著手修訂整車制造、中成藥等行業用水定額標準,并及時填補新能源等新興戰略行業‘無標可依’的空白。”胡洪營表示。以節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平臺,北京還將加強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節水技術交流以及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作,推動打造更多“北京標準”走向世界。
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:010-85763025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
E-mail:szy@sinowbs.org Copyright ?2012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
掃碼關注
水利水務網